革兰染色法基本原理:
可以用于鉴别细菌及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殊结构。
革兰染色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分类染色法,通过染色,可将全部细菌分成两大类--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。关于染色的机制,与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密切相关。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(30%~60%),脂类含量低(1%~4%),经乙醇或丙酮处理后脱水,可引起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,通透形降低以至于甲紫与碘的复合物可保留在菌体内,不被脱去而呈蓝紫色。格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(11%~22%),肽聚糖含量较低(10%),用乙醇或丙酮处理时,脂类物质被溶解,使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大,以至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脱出细胞外,故可被沙黄复染液着色而显红色。